智慧生活的產品應用主要包含幾個面向:家庭娛樂、居家照護、安全監控與智慧家電,而這些不同的終端設備如感測設備、照明設備、監視設備及其他各種相關設備在現今資訊及通訊科技的進步之下,透過訊號的整合,都能各司其職,亦能互相協同。
在環保意識逐漸抬頭下,智慧生活除了讓生活更便利之外,節能也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以建築物來說,照明系統佔整體耗能的20?25%,利用各種智慧照明控制方法,節能效益可達50%以上。如何在不犧牲舒適與安全的情況下,打造一個節能的照明環境,是智慧照明的最主要目標。
控制系統可以說是智慧生活的中樞神經,而管理平臺(電腦、伺服器或控制主機)則像是大腦,當管理平臺接收到感測器的感測資料後,管理平臺必須透過內部的程式運算及統整判斷,下達指令至終端設備進行相對應的動作,記錄每個發生的事件,並且在符合環保節能的條件下,完成每個步驟。
照明原本單純的只是人類對抗黑暗的手段之一,由最早的火焰,歷經各種傳統光源,直至發光二極體的問世,當照明控制數位化之後,智慧照明成為智慧生活的重要一環,不僅做為夜間的主照明,更可以配合不同的需求,創造出不同的情境。且控制的方法也不再侷限於傳統的二線式控制,而是進一步的可以透過廣域網路進行遠端控制,或透過場域網路進行近端控制。
除了使用實體的網路線材及電力線(PLC)進行控制訊號的傳輸之外,近幾年,智慧照明控制更發展至無線技術,常見的有Bluetooth、Zigbee及Wi-Fi。智慧照明廣泛應用在每個人周遭,而且常常搭配其他終端設備:
室內停車系統
當車輛經過車牌辨識確認身分後,昏暗的室內停車場隨即點亮相對應的指示燈,引導車輛行駛至正確的停車位。
窗邊補光系統
人們喜愛坐在窗邊的位置,但窗邊的照明容易受到戶外氣候的影響,因此,窗邊補光系統可以維持窗邊位置一定的照度。
保全安控系統
使用頻率較低的區域(例如,茶水間、梯廳、走廊、洗手間等),可以採用感知器,根據人員存在與否開啟或關閉該區的照明系統,甚至可以設定無人或離峰時段開啟20%的亮度,可以避免跳燈設計上的不舒服感。
公共區域預約系統
透過區域網路的預約系統,預約社區的公共區域,或是預約辦公大樓的會議室,當該區的綠色指示燈亮起時,表示尚未被預約;若該區的黃色指示燈亮起時,表示該區已被預約,但還沒使用;若該區的紅色指示燈亮起時,表示該區正在使用中。
居家照明管理
在玄關處設置人機介面,收集屋內各種用電資訊,包含照明系統。除了出門前可以再次確認屋內的電氣設備是否關閉外,返家時亦可在玄關處開啟屋內的照明。
戶外光雕系統
戶外光雕的排程及內容,透過特定的編程軟體及控制主機進行燈光節目的展演。
LED線性驅動、數位調光技術、光電一體設計的日益成熟,加上智慧照明系統管理平臺的通訊協定問題解決方案漸趨穩定,智慧照明在數位家庭、建築及公共領域的發展,將在照明應用市場掀起革命性的改變。
智慧城市成為今年照明行業的主論調,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紛紛試水,然而受制于技術、模式、大數據等因素,“智慧城市”建設也如同隔靴撓癢。面對轉瞬即逝的機會、瞬息萬變的市場,照明企業又將如何抓住“智慧城市”的發展機遇?
近日,LED行業專家、工程設計單位、生產企業、智能企業等業界代表,分別從各自的角度進行了一場照明企業跨界智慧城市的深入探討,為行業發展建言獻策。
觀點一:目前照明產業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從外部而來的沖擊,倒逼產業轉型!
問:今年的論壇主題叫轉型中的機遇與挑戰,您是基于什么考慮確定本次報告的主題?
竇林平:從去年開始著手對整個產業進行了一個實地走訪調研,深切的感受到照明產業已經從規模、生產、流通、景觀到傳統路燈都面臨轉型。而這次轉型是從外部而來的沖擊,倒逼照明產業轉型。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基于這樣一個調查,得出了“轉型”的結論,所以將今年論壇的主題定為“轉型”。
觀點二:不忘初心,量力而行,不斷求變。
問:上海亞明經歷數次轉型,轉型成績可圈可點,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和哪些失敗的教訓分享?面對這一次的轉型,您覺得有哪些提醒大家注意的?
蘇耀康:上海亞明一直以來的角色論點都是在轉型。這里面有條三條經驗和教訓分享:
第一明白自己是誰,堅定初心,知道自己從哪里來,到哪里去。作為照明行業產業的價值鏈的當中的角色,照明的本質不能忘記;
第二清楚自己善于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盲目跟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找準自己的細分領域,做自己擅長的領域;
第三轉型永遠在路上,轉型是一個長期戰略,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積極擁抱變化,主動轉型,方能制勝未來。
觀點三:智慧城市中的關鍵是數據分享,而不是數據孤島。
問:智慧城市時代,傳統照明企業什么時候轉型是最佳時機?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準備?
王立雄: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就是唯一不變的是一直在變。NOKIA曾經擁有手機市場的絕對份額,但是在整個市場變化中沒有敏銳的嗅覺以至于迅速失去市場。
近年來隨著大事件的推動,帶動了城市景觀照明的快速發展,然而大事件本身具有偶然性,城市發展建設是必然的,面對偶然性消退,必然性提升的時候,我們能做什么?練好內功,多與城市建設規劃者去做探討與交流,熟悉政策;走出去學習,比如城市規劃里面的兩個非常基礎的標準《旅游規劃準則》《旅游規劃調查與評價》,以及學習城鄉規劃、建筑學、藝術學的相關內容。讓我們的設計有內涵,有生命力,從一種盲從的膨脹,回歸設計理念。
智慧路燈也是城市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的單元,雖然路燈企業不用直接參與城市建設,但是要深入考慮如何把路燈嵌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設中來,反之在燈桿上加上70個功能也是沒有實際價值,關鍵是你的數據分享,而不是數據孤島。
觀點四:關注政策,讀懂政策,緊跟政策
問:從城市視覺的角度談談目前工程設計單位還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加強來擁抱智慧城市建設?
王天: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關注政策。十三五期間,國家提出了“四萬億”的城市建設政策。這個政策如同一劑興奮劑,讓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和舊改行業一下子就沸騰了,但是唯獨照明行業特別安靜,好像這個政策跟照明沒有關系。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城市沒有新的發展規劃或者舊改,單單是為智慧路燈去做改造,涉及到各個方面的甲方單位,難度可想而知,所以為智慧路燈去改造城市建設的可能性非常低,這必然會給照明的行業發展帶來一定困局。
建筑工程和市政行業可以做前期的城市規劃,但是涉及到照明的部分還是需要照明行業的工程公司來介入,這給了照明行業新的思考,如果我們有市政總承包以及相關的資質,是不是可以在城市建設(舊改)的前期就介入進來,把智慧城市與城市舊改結合起來,成為照明行業發展的新思路。
未來的每一條路都是智慧型的,需要大家共同攜手完成。
觀點五:智慧城市將成為傳統照明企業未來的增長點
問:晶日是怎么想到轉型的?遇上了哪些問題?轉型以后現在是不是比過去更好?
程世友:燈具行業是一個剛性需求行業,人類永遠需要光。企業堅持把產品做好,服務做好,市場是永遠存在的。
晶日一直堅持在做照明領域,有景觀照明、出口、智慧路燈等版塊,綜合來看景觀照明的市場份額是在下滑的,但是智慧路燈版塊一直在持續增長。智慧城市是隨著社會發展需求和管理需求應運而生的,晶日在2010年開始了解智慧路燈,開始集結各方面的人才,通過4年的規劃,4年的人才、技術、設備等相關方面的儲備,2019年才正式進行推廣,預估智慧路燈項目將帶來晶日新的業績增長。
觀點六:不論是互聯網還是智慧城市時代,企業都是給社會提供價值
問:智能時代,我們的直接客戶是誰?巨大的市場機會會在什么時候到來?
謝大成:我們的客戶是社會。不論是互聯網還是智慧城市,我們是給社會提供價值。與其說是轉型,不如說深入發展。為什么叫深入發展?照明的本質:一是LED的半導體屬性;二是燈光的不可或缺性,三社會對光的需求的持續提升。三個本質帶來行業的快速發展。
傳統企業如何應對轉型?堅持做好四個方面:扎實、專注、創新、開放。全民創新的年代,需要融合、開放的心態,去融合、擁抱外部力量。
觀點七:單一的燈光工程不能讓企業成為城市一生的保姆,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才是制勝未來的關鍵。
問:照明行業是不是已經發展到需要轉型的時候?朝哪里轉?怎么轉?
竇林平:今年下半年景觀項目將呈現下降趨勢,對于工程公司而言可能沒有訂單也正常。景觀照明爆發式的增長,對于產業來說并不健康,因為在爆發式的增長過程中,工程公司會在短期內迅速擴張人、設備、辦公、場地等,一旦出現市場下滑將給企業帶來不可逆的傷害。景觀照明的發展本身就是一個波浪形的,LED應用以后,景觀照明的體量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早期景觀照明以單體建筑為主,到了LED以后是一個群體建筑,項目體量從一個樓的幾百萬飆升到幾個億,迅猛發展之后將進入一個平淡期,而這一輪的平淡期比以往都要長,所以企業要轉型。
往哪里轉?第一個國家政府提出來的文旅、夜景經濟;第二個多功能燈桿或智能燈桿。2018年上海進博會以后,上海政府每年會拿出100億投入多桿合一的項目,這是工程公司一大發展機遇。
隨著社會的發展,智能化越來越普及,家居的智能化成為了大眾的理想,在校園里,能擁有一套智慧校園照明系統,這是所有師生的盼望,也是一所學校的驕傲。那么智慧校園照明系統有哪些優勢呢?
智慧校園照明系統是采用物聯網技術將學校照明、電氣、校園安保等設備進行智能管理,打造健康、智能、節能的新一代校園光環境!
路燈照明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公共設施。據了解,當前我國路燈照明耗電量約占總量的15%。
面對供電的緊張局面,傳統的LED節能已經不能滿足大范圍節電的需求;而人工控制、路燈巡查同時也是一項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工作。
更有效率的管理手段和節能方案已經成為管理部門關注的焦點。
目前市場上應用于LED驅動電源管理、LED燈具的優秀智能節能監控解決方案可謂鳳毛麟角。
【現有問題】
1.手動、光控、鐘控:易受季節、天氣自然環境和人為因素影響,經常該亮時不亮,該滅時不滅,造成能源浪費和財政負擔。
2.無法遠程修改開關燈時間:不能根據實際情況(天氣突變,重大事件,節日)及時校時和修改開關燈時間,也無法進行LED 燈調光,無法實現二次節能。
3.不具備路燈狀態監測:故障依據主要來源于巡視人員上報和市民投訴,缺乏主動性、及時性和可靠性,不能實時、準確、全面地監控全城的路燈運行狀況。
4.普通人工巡檢:管理部門缺乏統一調度的能力,只能以逐個配電柜為單元進行調整 ,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增加了人為誤操作的可能性。
5.設備易丟失故障無法定位:無法準確發現電纜盜割、燈頭被盜和斷路,一旦出現以上情況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影響市民的正常生活及出行安全。
因此,二次節能明顯、具有智能化管理的戶外照明方案成為路燈管理的熱點。